
三明治行游者访谈2-张春莹:在拉萨学唐卡
九月 17, 2012
12,964 views
除了来了几天又离开的游客们, 会在“绘所”呆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的, 是和张春莹一样在画唐卡的人。最常见的康卡定义是“
传统的唐卡学习包括头3年学线描,接着2年学上色,1年上金,
现在往返于咖啡馆和唐卡学校的张春莹上网并不方便, 我们的很多对聊是她对着手机敲出来的, 或白天,或深夜……我们甚至在手机上聊理想主义,
辗转于城市之间的人,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, 我们聊天的过程里, 她从未提过难处, 反而开开心心的数每一站的收获颇丰,
然后生活在这些这些这些经历之后奖励了她, 所以现在关于她的故事还可以这么写:
“ 从前有一个女生,
独自来到拉萨学画唐卡,
在拉萨遇见了喜欢的人 ,
两个人一起开了一个小小的咖啡馆 ,
29岁这年,在这里,
好像所有的梦想都成真了:)”
姓名: 张春莹
职业: 唐卡学校学生、拉萨绘所唐卡咖啡馆老板。
年龄: 29岁
目前所在城市:拉萨
居住过的城市:广州,北京,上海。
故乡:上海。
A: 我来拉萨的目的是学习唐卡, 现在一边跟老师学习唐卡,一边和男友一起经营咖啡馆。
在拉萨的住所换了好几个地方,一般和朋友合租一栋楼,不过,
现在咖啡馆已开业一年步入正轨,我可以全心学习唐卡了。
最近为了学得更深入,
Q:你是如何来到拉萨的?
A: 2008年我一个人去青海旅行接触到了藏族文化,09年来拉萨旅行,
Q: 你在微博上描述在西藏生活的感受:“每天都是很簡單的生活,
A: 我所在的唐卡学校位于达孜县,离拉萨市大约有50分钟的车程。
所以生活特别简单,也可以说相当无聊。
Q: 现在你如何安排1天的时间的?
A: 在唐卡学校8点起床,9点画画,19点休息,和同学出去散步,
在拉萨的时间基本都在咖啡馆里度过。有特别的空闲时间,
Q: 每天起床后,最令你期待的事情是什么?
A: 开始画画,每天都会有新的进展。
Q: 说说你的主要目的学习唐卡吧,在拉萨你经历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?
A: 出发点只是感兴趣,想要学,现在的目标则是能独立完成一幅作品。
传统的唐卡教学要求是完成13个佛像的线描,
我因为年纪和家庭原因,不能长时间呆在西藏,
Q: 你很热爱唐卡,但你刚才说“也想过放弃”, 是什么其他的因素让你考虑过放弃学习?
A: 一是学习的环境,我到拉萨的时间正好是个相当寒冷的冬天,
二是支持不够,我和同学语言不通,只有少数几个同学会说汉语,
Q: 什么时候离开的故乡?上一次回去是多久之前,
按最久的算, 是10年10月出发去青海到拉萨至今。上次回去是11年10月,
Q: 故乡令你最怀念和最不喜欢的是什么?
最怀念的是父母,最不喜欢的是天气。
Q:对你来说,现在故乡在感情上是什么位置?
其实上海对我来说是出生地,是父母在的地方。
Q:你对故乡的这种小镇印象是怎么建立起来的?
不太清楚,可能通过歌曲,电影,文学等等吧。
Q: 离开故乡后你还呆过哪些城市?
长时间呆过广州、北京和拉萨。
Q: 这些城市带给了你哪些变化?
上海教会我秩序、效率、守信和井井有条的做事方法,还有“
拉萨目前还不太清楚,可能它带给我信仰、
Q: 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迁徙, 主动选择居多,还是被动居多?
主动。从上海去广州是因为我选择了一家广州公司上班,
Q: 考虑过以后再次回到上海生活吗?
会。
Q: 在不同的城市里, 你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分别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?
安全感建立在内心,从不后悔,不害怕未知。成就感建立在当下,
Q: 截至到目前, 这段迁徙的过程对你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有任何遗憾吗?
最大的收获是我现在的生活,能到达目前的状态——“
Q: 在拉萨好像有很多可以用于思考的空间和时间, 你在这里思考过什么对你来说重要的问题?
生活在哪里不重要,内心的力量会让你在任何地方都获得幸福。
Q: 你的内心力量是什么?
力量是从小就会自觉的“内省” ,能时刻调整自己的想法,不太受外界的影响。我一直相信,
Q: 现在的西藏社会和08年你第一次去有什么不同?
西藏在很多人眼中很梦幻很神秘,08年我也是这样看待他的,
Q: 你在微博上这么记录过——“上海人在喊苦逼的时候,
拉萨是西藏教育程度最高的地方,也是变化最大的地方,
另外是我的同学,近一年拉萨开始扩招警察和公务员,
Q: 最后, 说说你自己吧, 你是个什么样的女性?
有拉萨的朋友问我,你有梦想吗?我说,没有。
所以我一直都在实现与达到的过程中,不会去想太遥远的事情。
简单说,我是一个没梦想,尽情投入生活的女性。

就是这样的
[回复]
“只要一有想法,我就会想尽办法先去实现,直到实现为止,再继续下一个。”
多好的心态。
看着自己越来越长的dream list,却总是叹气。
[回复]